阿克苏:农民发明家陈夕初的惠农“初心”
17岁来到新疆,24岁成为柯柯牙林管站的果农,今年54岁的陈夕初与果树结下了半生缘。虽为农民,但他几十年如一日痴迷发明,从一个人单打独斗,到团队协同作战,陈夕初至今已拿下10项国家专利。
如今陈夕初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,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。在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,除了办公桌之外,其他地方都成了他临时的产品陈列室。
“旺果牌”是陈夕初给这些大大小小的发明申请的专利商标。他拿起一杆轻便的气囊式果树授粉器,轻捏下端的气囊,上端花粉罐里的粉色花粉在气压的作用力下,均匀地四散开来。
“这些都是人工授粉器,这个是普通的,这个是防风的”陈夕初一一向记者介绍。这些物件乍一看“长得”很像,仔细看却各有特色。相同之处是尾部都带着一个小气囊,中间有一根可以伸缩的长杆。陈夕初说,“过去,果园里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授粉树,果树授粉靠风、蜜蜂,以梨树为例,100棵梨树中,至少要种20棵授粉树,才能正常授粉,可是,这20棵树通常产量低,遇到自然灾害,梨树没有开花时,就会导致授粉失败,坐果率大大降低。后来有些果农就把授粉树砍掉了,授粉树减少之后,为了保证母树的坐果率,需要靠人工授粉。人工授粉通常是用毛笔点授,授粉效率低,如果在开花期内没有及时授粉,产量也会受影响。”陈夕初说,2007年前后,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既省时省力,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授粉工具。
历时三年,陈夕初不断研究,制作了100多种模型都没有成功。就在一筹莫展时,儿子手里拿的一个塑料玩具马给了他启发。这个玩具用手一压,由于气压作用,马就会自己向前移动。受此启发,一个由手柄、三个喷射眼的花粉罐、一米多长的输气管和气囊组成的新型果树授粉器就此诞生。
这一发明取代了人工授粉,一个果树授粉器,相当于1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,每天能为农民节约大量劳力成本。目前,果树授粉器已批量生产,销往甘肃、陕西、辽宁、吉林等10个省区。这一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。
随着发明专利越来越多,2010年4月,陈夕初注册成立了阿克苏旺果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总经理。“目前公司有生产场地1000平方米、种植基地200多亩,职工50人,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人,平时工作中,研发团队的骨干力量会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,直到找到蕞佳解决途径。”陈夕初说。
在今年第六届新疆特色果品(阿克苏)交易会上,陈夕初带着自己发明的施药除草剪、袋输式摘果器、折叠锨、树枝秸秆粉碎机等产品上会,赢得了疆内外客商的青睐。
“我们公司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经销商,产品销路不用愁,仅树枝秸秆粉碎机每年大概就能销售3万台左右,根据刀片不同,价格分为1.58万元和1.68万元两种。这个发明不仅解决了过去焚烧废枝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,粉碎的废枝秸秆可以直接埋到土里做肥料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。”陈夕初说。
特别推荐|学习宣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
防疫知识帖 为何要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
H5|探秘新疆动物王国·萌萌的“它”在哪?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公众号:园区产业招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