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界的“传奇”回归故乡!张颔先生铜像介休落成……
由内容质量、互动评论、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,勋章级别越高(),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。
原标题:考古界的“传奇”回归故乡!张颔先生铜像介休落成……
来源:山西晚报文博山西、介休市文化事业促进会微信公众号
2017年11月8日上午在介休市新城公园举行了“张颔先生铜像揭幕仪式”。山西省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田树苌、张继红、李德仁、时新、王志刚、介子平、高智、沈晓英、张隆光、吕国俊等,并相关单位领导、张颔铜像的主创者欧阳宁明团队、介休文化事业促进会下属各协会负责人,张颔先生的家人、弟子以及各界仰慕者200余人参加了仪式。
张颔,号作庐,1920年11月生于介休。曾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。先生早年在介休 “行余学社”随杨竹民先生学习书画篆刻等,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学术、人文学养。其后,学徒、参加革命、从事文博工作,皆孜孜以求,获得巨大成就。先生将考古学、古文字学与历史学研究融会贯通,在晋国历史、天文历法、古地理、古文献、音韵训诂学等领域创获颇多,同时在诗书画印方面造诣精深。著作《侯马盟书》《古币文编》《张颔学术文集》等,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。2006年元旦,中央电视台《大家》栏目播出专访节目《张颔·生命的盟书》。2012年2月,山西省文物局授予张颔先生“文博大家”荣誉称号。为我国著名考古学家、古文字学家。
张颔先生情系家乡,一生中为介休的文物保护、史志编纂、文化研究都给予了极大帮助。张颔先生擅长书法,对乡人有求必应,介休各处古建、名胜以及文化单位等都有张颔先生的题刻。张颔先生对介休的人文有非常大的引领作用,在故乡有崇高的声誉。
张颔铜像雕塑设计,座像高1.82米,底座方形1.28米。背景以大、中、小三块“晚霞红”大石材作为背景石,“山”字型远近排列,衬托主题雕塑,蕞大石材有26吨重,长度6.5米,高3米;蕞小有18吨重,近4.5米长。环植绿树、花卉,相互掩映。
张颔铜像由中国雕塑家学会理事、山西雕塑家协会副主席、山西太原城市雕塑院院长欧阳宁明主持。历时一年,共组织相关部门专家、学者交流、讨论、方案审定等二十余次,有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靳忠,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德仁,著名文化学者、资深书画评论家介子平等参与,提出重要建议。结合张颔先生的家人意见,形成方案,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,较充分地表现了张颔先生的学人风骨。
揭幕仪式后,欧阳宁明先生应介休市文化事业促进会、行余书社等单位的邀请,为介休市民分享了张颔铜像创作中的思考及其对张颔先生的理解。
著名考古学家、古文字学家张颔先生与世长辞,
他是山西乃至全国文博界不多见的“国宝”,
除了,他留给人世间像邻家老头的音容,
除了,他研磨并沉淀在典籍中的古文字,
除了,他跌宕人生中留下的真趣和率性,
除了,他至今悬挂在各处的书画和匾额,
介休文化事业促进会下属各协会负责人,
连同各界仰慕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仪式。
多年前接受山西晚报采访时他曾自信地表示:
“我回到春秋战国也能找到工作。”
此时,他从春秋战国归来回到了家乡。
一生中为介休的文物保护、史志编纂、文化研究等,
张颔先生擅长书法,对乡人有求必应,
介休各处古建、名胜以及文化单位等,
张颔先生对介休的人文有非常大的引领作用,
以大、中、小三块“晚霞红”大石材作为背景石,
字长甘,号二触老人、不扫堂主,自署作庐
先生将考古学、古文字学与历史学融会贯通
古文献、音韵训诂学等领域创获颇多
著有《侯马盟书》《古币文编》《张颔学术文集》等
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
央视《大家》播出《张颔•生命的盟书》
山西省文物局授予先生“文博大家”荣誉称号
▲张颔先生自书 “作庐”匾额挂于家中
部分照片由杜美锐提供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公众号:园区产业招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